央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和报纸摘要》报道,“五一”假期第一天,多地景区、景点主题活动精彩纷呈,同时,景区做好各项防疫工作,旅游秩序井然。
在上海,红色旅游热潮涌动。在徐家汇公园,曾首次灌制了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百代小楼5月1日正式对社会开放。
徐汇区文旅局副局长蒋艳: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红色文旅活动和线路,“看展览、享演出、游路线、云游览”等。我们特意设计了宣传手册,大家可以沿着手册上的介绍探访这些红色路线日,曾被洪水冲毁部分桥面的婺源彩虹桥修复完成,正式对外迎客。游客们或徜徉廊桥上,或嬉戏河水间,感受“两水夹明镜、双桥落彩虹”之美。
多地景区、景点举行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时,也充分做好各项防疫工作,旅游秩序井然。
在广西民族博物馆,民族歌曲展演、壮族文化讲解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正在开展。博物馆“五一”期间免费对公众开放,公众需提前预约、全程佩戴口罩进馆参观。
在成都博物馆,“列备五都——秦汉时期的中国都市”展览,让游客感受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城市的“国际范”。
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姜志国:馆内的瞬间最大承载量是3000人,当达到高峰人数的时候,我们会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,在馆外会设置一米线进行限流。
这个“五一”假期,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成为许多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。良渚遗址公园采取分时段实名预约制,每天限流1.5万人。在公园入口处,游客向安保人员出示健康码后,扫一扫手机上的预约二维码,可实现20秒快速入园。
游客苏先生:方便很多,以往我们到景区去,排队比较长,现在这个平台上几秒钟就好了。
今天(1日)是“五一”小长假第一天,各地景区充分做好疫情防控、客流限量、门票预约等工作,保证游客游玩安全、尽兴。
清明小长假即将开启 河南、四川等文化古迹类景区随社会热点走俏,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《天下财经》报道,清明节3天小长假将在下周开启。有在线日给出了清明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的大数据洞察——与往年清明出游特点不同,今年文化古迹类景区格外受到关注。
“五一”假期第一天,多地景区、景点主题活动精彩纷呈,同时,景区做好各项防疫工作,旅游秩序井然。